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烏魯木齊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買買提明·卡德)

2023年04月03日 16:27   來源:烏魯木齊市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6日在烏魯木齊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市長 買買提明·卡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面對經濟下行等多種超預期因素的沖擊影響,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十七屆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國民經濟平穩運行,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改革發展穩定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成績。

  一、社會大局保持持續和諧穩定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依法治疆,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引領,以維護社會穩定為根本,推進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取得新進展。一是持續推動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嚴打嚴治嚴防各類違法犯罪,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升。二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開展“走街串巷進社區”,推動各級領導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疑難信訪事項,健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矛盾隱患得到妥善化解。三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風險發現、研判、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增強;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通過自治區初評,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四是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進步創建活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不斷深化,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是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不動搖,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著力提高宗教事務治理能力,依法保障信教群眾正常宗教需求,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扎實推進去極端化。六是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和傳播,文化潤疆工程加快推進,各族群眾“五個認同”不斷增強,奮力建設美好首府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

  二、經濟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

  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紓困惠企力度,持續為經濟發展增動力、添活力。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93.2億元,增長0.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24.2億元,增長6.2%;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13.6億元,增長33.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276元、26110元,分別增長0.3%、5%。

  工業新動能加速成長。圍繞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著眼“6+4”產業體系,引進產業鏈招商項目123個、總投資1207.2億元。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等項目加快建設,正威年產25萬噸連鑄連軋生產線等項目建成投產,華電5萬千瓦等一批風電項目建成并網,大道汽車防務車輛、隆炬高性能碳纖維和正威低氧光亮銅桿等產品填補全疆空白;兗礦年產6萬噸三聚氰胺等項目開工建設,兩河先進制造產業園、烏準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風電裝備及高端專用設備制造產業集群獲評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G基站實現主城區室外全覆蓋,成功入選全國千兆城市。推動工業企業創新發展,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新增自治區產業創新研究院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71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家,認定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4家、企業技術中心15家。

  服務業質效穩步提升。新增上市公司3家、培育上市后備企業77家;電商直播與產業加速融合,網絡銷售額25.3億元、增長11.1%;舉辦各類展會65場、簽約197.1億元,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我市簽約2037.6億元;四大綜合物流園、十大市場等項目加快推進,天貓城市倉、極兔新疆轉運中心投入運營,金融、商貿、會展、物流等行業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打造紅色經典旅游線路5條,中亞民俗文化體驗地等項目穩步推進,新增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個,新(改)建旅游民宿35家,南山獲評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成功舉辦第二十屆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紅色游、文化游、鄉村游、冰雪游加快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種植糧食13.7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高標準農田6.1萬畝,新建千畝連片標準化蔬菜示范基地5個,設施農業達到1.4萬畝,米東區三道壩鎮入選國家級稻米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打造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示范村10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深入推進。新(改)建農村供水管網347公里、戶廁3459座、公路31.7公里,實施危房改造1117戶,垃圾收運體系實現全覆蓋,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內需潛力不斷釋放。以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完善“六重”清單,落實“五個一批”要求,儲備項目439個、總投資5040億元,實施招商項目464項、引進區外到位資金1387.5億元。以做好項目管理服務和要素保障為支撐,爭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24.9億元,提升投資效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3%。多措并舉促消費,開展汽車、家電等促銷活動,打造一批大型特色餐飲企業,舉辦春季房交會、夏季住房博覽會。打造2個夜間經濟核心區和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區、示范區、深夜食堂,建成5個自治區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助燃城市“煙火氣”。

  紓困幫扶持續加力。落實國家、自治區一系列穩經濟決策部署,圍繞市場主體所需,及時出臺經濟穩增長57項、助企紓困30條、惠民助企12條政策措施,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

  三、改革開放取得積極成效

  堅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重要抓手,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生機活力。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294項行政許可事項實行清單管理,183項權責事項和174項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80%以上,122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11類主題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組建糧食集團,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持續優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不斷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穩步實施,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加快構建,縣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成果在全疆推廣。烏魯木齊都市圈建設、兵地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進展。科技創新環境持續優化,跨區域協同創新穩步拓展,實施重點領域科技創新攻關“揭榜掛帥”項目3個,完成國家風電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兩區”建設加快推進;建設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4家,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91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18家,新增國家和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眾創空間8家;新增發明專利600余件。成功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產業振興 創新發展”院士論壇,40余名兩院院士為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提升。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87項措施,扎實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破除制約市場作用發揮的制度障礙。推行容缺受理,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類型項目審批時間再壓縮、再提速。建立“免罰清單”和信用修復制度。數字政府建設加快推進。

  對內對外開放取得新成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陸港區視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加快實施交通樞紐、醫療服務等領域重點項目,推動國際陸港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聯動發展,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功能日趨完善,鐵路口岸快件中心建成投用,跨“兩海”特色精品班列、運貿一體化業務常態化運行,中吉烏公鐵聯運班列、“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成功首發,全年開行中歐(中亞)始發班列1165列、鐵海聯運班列516列;臨空經濟示范區、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加快建設,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主體鋼結構和換乘中心等工程封頂,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報審待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烏魯木齊保稅展示交易中心、“西大門”保稅直購中心正式運營,跨境電商實現進出口額13.9億元。

  四、城市功能品質穩步提升

  以繡花的功夫實施城市更新,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美麗首府。

  城市規劃體系更加健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和《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通過自治區審查,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和“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有序開展,《烏魯木齊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形成初步成果。

  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以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為重點,對342個老舊小區和14796戶房屋實施改造。一批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車,青峰路、大灣南路等5個公交首末站和西山、博格達路公交停保場建成投用。樓莊子水廠建成試運行,甘泉堡新水源地第二凈水廠(一期)主體完工,新(續)建再生水處理項目4個、改擴建污水處理廠3個,改造老舊供熱管網34公里。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以落實城市精細化管理58項措施為重點,大力開展城市病專項治理,強化衛生死角、違法廣告、道路線纜清理整治;拆除違法建筑50.4萬平方米;修補道路1400余條;提升改造山體綠化1050畝、新增綠地4079.4畝;生活垃圾分類有序推進。

  污染防治更加有效。開展大氣污染“冬病夏治”,實施重點企業污染排放專項整治,完成11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2家企業工業窯爐治理和1.5萬戶農村供暖設施清潔改造,加強區域聯防聯控,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改善;抓好老龍河等流域污染治理,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穩定在75%以上;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在清潔(安全)級。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全面落實。

  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有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林長制、河(湖)長制,實施林草生態保護工程,“三線一單”與國土空間規劃深度融合成果在全國推廣。柴窩堡湖、一號冰川生態修復和野生動植物、濕地保護深入推進。建設“三北”防護林4000畝,封山育林1.2萬畝,修復退化林3000畝,實施草原補播改良16.4萬畝。

  綠色低碳發展更加深入。嚴禁“三高”項目進首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耗、單位能耗顯著降低。持續推廣綠色交通、綠色建造、綠色制造,新增純電動公交車190輛,建成公交車充電站2座,公交車氣電化率達94.8%;新建裝配式建筑89.2萬平方米、綠色建筑347.6萬平方米;建成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綠色制造體系持續完善。

  五、群眾生活得到新改善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以上,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心頭事。

  民生實事全面實施。建成創業社區30個,新增創業8000人,帶動就業1.8萬人。推進集團化辦學,首批10個教育集團擴充優質學位3.2萬個。建成街道(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2個、社區(村)日間照料中心(站)86個,新增家庭養老床位1280張。改造交通堵點19處,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3條,新開通常規公交、定制巴士線路7條,新(改)建公交專用道14公里。新建停車場165個,新增泊位1.1萬個。新建環衛公廁26座。建設小游園26個、改造提升公園6個、打造生態慢行綠道6條、綠化改造道路18條。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常住居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79.7%。

  基本公共服務不斷提升。一是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和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5萬人。二是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實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政策,特殊藥品門診報銷范圍增至160種;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失業保險金標準、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穩步提高;發放高齡津貼5400萬元、惠及7.5萬名高齡老人;生活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2.28萬套,4135個家庭喜遷新居。四是8.3萬名幼兒享受學前普惠教育;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8所,打造普通特色高中22所、“雙減”樣本學校3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促進職業學校內涵式發展,啟動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北辰校區建設。五是常態化開展全民免費健康體檢,擴大“先診療、后付費”結算試點范圍,完成基層醫療機構提標擴能、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和重癥醫療資源擴充工作,醫療救治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兒童醫院城北分院建成投用;完成37家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提檔升級。六是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秦劇《鍘刀下的紅梅》入選第九屆秦腔藝術節“特別推薦劇目”,米東區紅柳組合獲西北五省“花兒”展演賽金獎,京歌《真理的味道》、器樂《第一交響曲》等5部作品獲自治區第七屆“天山文藝獎”;新增自治區級“文化大院”9座、市級非遺代表項目22項;打造綜藝欄目“疆來之星”,引進《國之當康》《絲路花雨》等演出43場,開展各類惠民演出、文化活動1100余場;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得13個一等獎、18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疫情防控決策部署,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大無畏的斗爭精神,奪取了多輪疫情防控斗爭的勝利。特別是面對8月以來的疫情,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親臨抗疫一線動員指揮,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國家工作組深入一線悉心指導,自治區省級領導下沉重點區(縣)開展包聯,激勵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在危難中挺直鋼鐵脊梁、在工作中彰顯時代風貌,鼓足干勁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為戰勝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數萬干部職工主動請戰,下沉一線、共克時艱。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以實際行動支持參與疫情防控,為戰勝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年來,我們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認真開展述法和集中學法,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3件,修訂(廢止)政府規章10件,廢止和宣布失效行政規范性文件12件;公布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嚴格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扎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成功創建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以及社會各界監督,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286件,辦復率100%。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開源節流,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

  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主動為駐烏部隊辦實事解難事,軍政軍民團結持續鞏固。重視和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僑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群團組織工作,加強統計調查、廣播影視、外事、供銷、氣象、殘疾人、地方志、檔案等工作。

  各位代表、各位委員,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我們齊心協力、迎接挑戰,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經受住多種嚴峻復雜局面的考驗,取得了首府改革發展穩定事業新的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迎難而上、艱苦奮斗的結果,凝聚著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辛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向駐烏人民解放軍和武警指戰員、公安干警,向中央駐烏單位及所有援烏干部,表示誠摯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所有關心支持首府經濟社會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誠摯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首府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我們將正視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2023年重點工作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對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建設意義重大。

  202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總目標,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面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建設新篇章。

  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著眼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定不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推動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堅持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首府工作始終,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定不移維護社會穩定。

  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建設,健全社會矛盾排查和隱患防控協同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加強和完善“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提高宗教事務治理能力,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依法推進去極端化。

  大力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好文化潤疆工程規劃綱要,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二、著眼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開展商業提升行動,支持傳統商圈升級改造、豐富業態,加快發展社區電商、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積極培育數字化新型消費,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完善夜間消費設施、豐富消費業態,促進夜間經濟提品質、增活力。出臺刺激消費政策,增加消費場景,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拉動住房改善、冰雪旅游、養老服務等消費,促進文旅購物、餐飲住宿等消費,深挖消費潛力。

  著力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堅持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并重、投資規模與投資質量并重,聚焦“八大產業集群”“6+4”產業體系、新型基礎設施、民生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項目,持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完善政策環境、優化投資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大項目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提升儲備項目轉化率、新建項目開工率、在建項目投資完成率,力爭儲備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3500億元以上,引進區外到位資金增長10%,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著力鍛造工業增長新優勢。持續推動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立足優勢產業,主動融入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精準引進硅基、鋁基等一批產業鏈配套企業和重大支撐項目。著力提升兩河片區產業集聚度,力爭引入裝備制造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30家;創新烏準產業園運營管理模式,建立協同開發機制,推動“飛地經濟”取得新進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抓好眾和鋁基電子新材料、銀朵蘭民族藥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動絲路國匯年產120萬噸PTA等項目落地。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0家、“小升規”企業30家。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工業互聯網等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著力提升服務業質效。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推進“四大物流園”和“十大市場”項目建設,加快商貿物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健全電商服務體系,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垂直自營電商平臺,促進傳統企業通過電商實現產供銷一體化,鼓勵中小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商平臺拓展發展空間。加強旅游品牌建設,打造一批3A級以上景區和旅游特色精品線路,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大力開展冰雪旅游活動,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力爭接待游客8500萬人次、增長50%以上。引導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推動會展業健康發展,積極發展醫療康養、養老、育幼、家政、物業等服務業,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著力深化鄉村振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農業產業強鎮、新果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水西溝鄉村振興示范鎮和17個重點示范村。

  三、著眼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

  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再創新佳績。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國有資本戰略性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效防風險、降成本、增效益;加快推進培育市場主體三年行動,最大限度釋放社會創業創新潛力,促進市場主體加速涌現。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強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投資主體和投資方式多元化。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強化退役軍人服務管理,深化軍地軍民團結。推進烏魯木齊都市圈建設,促進兵地融合發展。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再添新動能。深入推進“兩區”建設,積極承接國家和自治區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實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一批重點科技項目,加快建設國家風電技術創新中心、中關村信息谷創新園,新增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5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以“揭榜掛帥”激勵科技創新攻關,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家;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申報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加快建設中西亞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力爭完成技術交易4億元。

  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加快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力爭營商環境評價指標良好率達到80%、綜合評價進入西部地區前列。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完善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制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深入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規范涉企收費、優化涉企服務,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證照分離”,助力審批提速,全程網辦事項達到88%、審批事項辦理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73%。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持續拓展“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各類政策精準制定和協調落實,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推動對內對外開放再上新水平。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助力新疆從相對封閉的內陸向對外開放的前沿轉變。依托“一中樞三支點”中歐班列樞紐體系,完善集結中心功能,打造全國中歐班列回程貨物分撥中心和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基地,開行中歐(中亞)始發班列1100列、鐵海聯運班列550列、公路國際貨運1萬車。加快機場改擴建及配套工程建設,完善臨空經濟示范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力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盡早獲批。依托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推動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加速形成產業集聚。培育一批“絲路電商”龍頭企業,促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快發展。

  四、著眼于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堅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質、優化人居環境

  強化城市規劃編制。加快《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烏魯木齊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報批。加強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強化建筑設計引導管控,塑造城市風貌特色。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棚戶區改造房屋功能完善、自建房片區改造提升等項目。推動繞城高速(西線)、西山路西延等工程建設,實施老舊燃氣、供熱管網改造和公共消防設施、地下綜合管廊等工程,統籌謀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海綿城市建設任務,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

  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完善“城市大腦”數據體系,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斷優化城市管理服務,深化市容環境整治;推行智慧化停車管理,增加公共停車泊位;開展物業管理服務提質行動,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新建小游園、小綠地22處,打造生態慢行綠道10條,綠化改造道路18條。

  強化城市用水保障。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持節水、蓄水、調水并舉,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加快甘泉堡第二凈水廠(三期)、米東區西延干渠外調水配套渠系建設,提升外調水利用能力。推進七道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3項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再生水管網,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

  強化污染防治。嚴格落實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減排治理和提標改造,加強城市揚塵綜合管控,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1.7萬戶燃煤供熱設施清潔能源改造,落實“烏—昌—石”區域協同治理、兵地聯防聯控機制,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強化源頭管控,持續提升水環境質量,保障土壤環境安全。高標準抓好中央和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強化生態保護修復。推進柴窩堡湖等河湖生態修復,完善濕地分級分類管理,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水土保持;深入開展國土綠化,新增綠地3000畝,實施退化林修復4000畝、森林撫育5000畝;推進草原生態修復,強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強化綠色低碳轉型。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清潔生產綠色改造,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推動達坂城100萬千瓦風電、華電100萬千瓦風光電、國能甘泉堡源網荷儲一體化100萬千瓦光伏等項目建成并網,促進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提高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比例,推進建造方式綠色轉型。著力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機構和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家庭、學校、社區創建,推進低碳城市、園區、社區、企業試點示范。

  五、著眼于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定不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堅持就業優先,提升創業社區吸納就業能力,增點擴面建設各類創業社區61個,新增創業6000人、帶動就業1.2萬人;實施低收入群體就業創業增收三年行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援助困難群體勞動者5000人以上,推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以上,持續鞏固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成果。

  強基提質擴普惠育人才。圍繞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抓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以“名校+名師”方式持續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提高薄弱學校和鄉村學校質量,加快推進市第1中學河馬泉校區、第23中學觀園路校區、第70中學凌空校區等項目。促進職業院校標準化建設,加大產教融合力度,加快培養發展急需人才。

  擴面提標強保障兜底線。持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完善“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體系,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做好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殘疾人等保障水平。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實現應保盡保。

  健全體系強支撐提能力。加快健康首府建設,持續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建成市口腔醫院等工程。常態化開展全民健康體檢,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面提質。推進疾控體系改革,抓緊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不斷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水平,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擴大供給創精品提品質。堅定文化自信,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和設施建設運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供給能力。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創排一批反映新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引進國內優秀劇目30部,開展惠民演出1000場,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完善公共健身設施,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六、著眼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堅定不移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各項決策部署在政府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首府、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緊扣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全面落實“一規劃兩綱要”,進一步健全政府機構職能、依法行政等制度體系,深化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執法能力水平,確保政府各項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夯實全民守法基礎。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統計監督,緊緊依靠人民支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破解工作難題,推動各項事業展現蓬勃生機。

  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樹牢正確政績觀,圍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著力提高系統研究問題、謀劃推進工作的能力水平,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服務群眾的本領、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務求實效干實事、心系群眾辦實事,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加快建設廉潔政府。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干部作風持續轉變,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風險防控,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各位委員,使命催人奮進,實干方顯擔當,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部署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昂揚奮進、勇毅前行,依法履職、盡心盡責,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不懈奮斗!

  名詞解釋

  1.六穩、六保:“六穩”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六重”清單:重大項目清單、重大平臺清單、重大產業清單、重大改革清單、重大政策清單、重點要素清單。

  3.五個一批:續建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運營一批、儲備轉化一批、謀劃招商一批。

  4.“6+4”產業體系:“6”指裝備制造產業、能源化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紡織服裝產業等“六大產業集群”;“4”指電力設備制造產業、環保建筑材料產業、綠色食品制造產業、大數據產業等“四大重點產業”。

  5.十大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汽車流通及汽配市場、建材五金和農機交易市場、家居家裝市場、數碼電子產品交易市場、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交易市場、紡織服裝交易市場、花卉交易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市場、綜合消費品市場。

  6.兩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7.兩海:里海、黑海。

  8.三區三線:“三區”指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種類型的國土空間;“三線”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9.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10.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11.一中樞三支點:“一中樞”指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三支點”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和喀什市。

  12.一規劃兩綱要:《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烏魯木齊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買買提明·卡德)

2023-04-03 16:27 來源:烏魯木齊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