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潮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2月15日 劉勝)

2023年03月27日 09:43   來源:潮州市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2月15日在潮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潮州市市長 劉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2年工作總結

  過去一年,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謀新篇、開新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重要囑托,全面落實省委工作部署以及市委“一大引領、三大戰役、六大提升”工作安排,有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加快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引領效應持續彰顯。集聚輻射力不斷增強。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堅強引領下,廣大干群趕超跨越的精氣神和爭先進位的拼搏干勁加快煥發,圓滿舉辦“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第31屆中國廚師節等國際性、國家級重大活動,成功獲得第23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辦權,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綜合承載力不斷增強。“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有序建構,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獲評省特色產業園區,潮安經濟開發區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區,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落地,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等引領性、帶動性工程動工建設,環城高速貫通支撐起市域30分鐘通勤圈。發展競爭力不斷增強。榮登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百強榜。城市營商硬環境競爭力位列全國百強榜73位,同比前進27位。閑置土地處置率、農村金融工作等重點指標、重點工作排名全省首位,營商環境評價等考核進位明顯,“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評估位列粵東西北第一梯隊。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進出口總額和市縣級稅收收入等多項指標增速排名全省靠前。

  過去一年,我們逆勢而上、內外聯動,發展動能積聚壯大。政策機制支撐有力。制訂實施“143條”“72條”等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措施,實行土地征收儲備等三年計劃,以及政企“茶話會”、企業“直通車”、“同心暖企”等助企機制,落實“周會商、月調度、季分析”經濟運行調度機制,新增減稅降費和緩稅緩費超28億元,惠及經濟主體超8.6萬戶。項目建設成效明顯。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庫入庫項目367個、總投資1827億元。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99.6億元,總投資597億元的9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完工通水,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項目動工建設,凱普醫學科學園項目實現“當年洽談、當年動工”。開放合作持續拓展。中潮共建園區全年實現產值376億元。與深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潮安區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獲評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獲評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饒平縣位列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第23位,入選國家第一批縣域商業行動示范縣。吸引外資項目5個,總投資7億元。

  過去一年,我們強基固本、穩舊培新,產業經濟穩中向好。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完成“個轉企”423家,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分別達1037家、219家,認定“四梁八柱”民營企業73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6家。規上八大特色產業總產值達726.9億元。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壯大。出臺“1+9”戰略性產業集群文件,青麻園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順利推進,益海嘉里糧油加工基地等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投產,三環集團建成全國首個百千瓦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系統、光纖陶瓷插芯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科技創新加快攻堅突破。韓江實驗室獲批承擔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建潮?科創園”建成投用,累計建成省級以上研發機構84家,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增至59個,數量居粵東西北各市首位。高企增至219家,完成“三年倍增”任務,增速居全省第3位。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01家。國家級、省級重點科技人才計劃入選人數均實現零的突破。有效發明專利五年以上維持率排名全省第7位。農業農村加快現代化發展。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增至31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增至60家,“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突破160個。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墾造水田3400畝,撂荒地復耕復種1.1萬畝,完成糧食生產目標任務,“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穩定,茶葉產量增長12.5%。饒平縣獲“中國海鮸之鄉”稱號,汫洲鎮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被評為全國“2022年漁業執法系列專項行動工作突出集體”。

  過去一年,我們深化改革、攻堅短板,發展潛力逐步釋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企業開辦實現“一日辦結”,政務服務事項94%實現“零跑動”,辦事時限壓縮率達95%,取消替代“紙質證明”5000多項,“i潮州”接入事項超2500項。市場主體“用電實名制”、“拿地即開工”等重點改革扎實推進。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0萬戶,增長13.8%,全省排名第3位。歷史遺留問題有序化解。54項遺留問題順利解決,擱置17年的高級中學體育場等項目完工投用,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超1萬宗,批而未供土地處置率排名全省第2位。潮安區“村改”鳳塘試點片區先行單元啟動建設。資源資產有效整合。三大國資平臺整合資產超18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與金融機構簽訂授信額度38.6億元,飛天燕瓷土等礦產資源納入規范化管理,智慧停車完成全市“一張網”并網運營,130個停車場、超2萬個車位有效盤活。

  過去一年,我們規建并重、系統治理,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城市規劃更加科學。高質量完成“三區三線”劃定,“三調”工作獲評國家級先進,編制完成區域發展“十四五”規劃、新型城鎮化規劃以及韓江新城等片區規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完成“三舊”改造924畝、農貿市場升級改造52個,城中村“十個一”工程縱深推進,潮州影劇院、潮州體育館、饒平運動場等文體設施完成改造升級。燃氣“一張網”基本實現市縣全覆蓋。交通體系擴網提速。寧莞高速潮州東聯絡線、潮汕站站南廣場等9個交通項目完工投用,潮州港擴建碼頭集裝箱外貿航線開通運營,饒平大橋等項目動工建設,汕漳鐵路、饒平至潮安文祠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攻堅提速,我市在全省公路建設、養護獎補考評中獲一檔獎勵。鄉村振興全面加快。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深入實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全面完成,全部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41個建制鎮達到“宜居圩鎮”標準,成功打造鎮村連線連片美麗鄉村風貌帶395公里,建成“四好農村路”162公里。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潮安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獲全國優秀等次。鄉村振興考評獲省優秀等次。生態治理縱深推進。嚴格落實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年度生態環境執法案卷評查獲全省第2名。全力推進楓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新增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3.4萬噸/日、污水管網841.3公里,新建鎮級污水配套管網389.1公里,楓江深坑、黃岡河鳳江橋國考斷面水質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標。河長制、林長制深入落實,韓江水質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標準,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市空氣質量各項指標全部達標,PM2.5改善比例達13%。建成高質量水源林1.5萬畝,新造林撫育3萬畝。

  過去一年,我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城市文脈煥發生機。文化傳承成果突出。成功入選首屆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上線國內首個“元宇宙”地方工藝美術館,新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項,潮州工夫茶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重要組成部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工作通過國家文旅部實地考察。世界潮人尋根地項目啟動,潮安區獲評“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龍湖古寨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文物保育卓有成效。鎮海樓復建工程完工,卓府后包房、鐵巷陳宅等“百家修百厝”項目和道韻樓主體修繕工程順利完成,廖厝祠、筆架山潮州窯考古遺址公園、百花臺民俗文化綜合體等項目加快推進,新增省級文保單位11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牌坊街獲評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潮安區獲評“中國文旅融合創新典范城區”“中國最佳商務休閑旅游目的地”,潮安區鳳凰鎮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紅色熱土,鳳凰美食”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饒平縣獲評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實現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覆蓋。

  過去一年,我們為民惠民、共建共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生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9.6%,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孤殘補貼等標準全面提高,基本醫保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03萬人。省、市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總投資30億元的23個學校醫療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公辦學位3.4萬個,潮安區獲評“廣東省健康縣(市、區)”。“創文”“創衛”深入開展,縣級以上文明鎮村覆蓋率達99%,饒平縣被授予“廣東省衛生縣城”。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有力應對疫情持續反復沖擊,連續1015天未發生本地疫情,實現從“動態清零”到“保健康、防重癥”的平穩轉段。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消防、城鎮燃氣、水上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實現自然災害防御“零傷亡”,交通整治綜合治理獲評成效顯著城市,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大幅下降。重大群體性事件、暴恐及個人極端事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零發生”,全市總警情、信訪總量、信訪存量全省最少,刑事打擊實現“兩降三升”。西馬派出所獲評“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

  過去一年,我們細化服務、強化法治,政務環境加快優化。黨建引領全面增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執行市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行政機制健全完善。取消、委托、下放市級管理權限36項,61項縣級高頻事項下放鎮街。梳理“一件事”主題服務事項215項,“三個一”幫辦代辦服務模式有效實施。“粵系列”應用全面推廣,注冊用戶突破330萬。民主法治全面深化。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6件、政協委員提案135件,辦復率100%。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專項活動深入開展,2個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茶文化六步調解法”在全國推廣,法治建設獲評省優秀等次,市市場監管局獲評“全國行政執法先進集體”。提請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3部,頒布政府規章2部,辦理政府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事項390件。正風肅紀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扎實推進,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實落細,非急需、非剛性一般性支出壓減12%,“三公”經費持續下降,審計監督、政務督查不斷加強。

  與此同時,人事、統計、貿促、物價、糧食、打私、打假、海防、人防、氣象、防震、地方志、民族宗教、民兵預備役、老齡、紅十字、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回首過去一年,我們在嚴峻形勢下迎難而上、克難奮進,凝心聚力譜寫現代化潮州新篇章,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等多項指標穩居全省上游,跑出了振奮人心的“潮州速度”;“三大戰役”取得斐然成效,見證了改革攻堅的“潮州深度”;引韓濟饒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詮釋了利民為本的“潮州力度”;潮團年會的申辦贏得海內外潮人的竭力支持,國際性活動的舉辦贏得各方嘉賓的廣泛贊譽,展現了令人矚目的“潮州高度”;廣濟橋迎來歷史空前的客流高峰,刷新了千年古城的“潮州熱度”;疫情大戰大考和急難險重時刻,廣大市民舍己救人、守望相助,更是飽含令人感動的“潮州溫度”。

  各位代表,同志們,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實屬難得。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帶領全市上下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潮有關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海內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潮州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是: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經濟體量偏小,財政收入質量不高,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產業結構不優,發展動能不強,制造業高端化、集群化、數字化轉型較慢,“制造業當家”的底盤亟待夯實,重大發展平臺的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亟待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不快,城市治理不夠精細,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縣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較為突出;營商環境有待優化,服務意識、服務理念和服務能力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明顯;企業守法經營、規范經營意識有待提升;民生領域短板突出,教育、醫療、養老、文體等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政府職能轉變有待深化,干部擔當作為和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有待進一步提振。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百年變局”的大背景下,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經貿斗爭、能源危機等逆潮,以及由此帶來的全球高通脹、海外需求疲軟等挑戰,但同時也將迎來后疫情時代我國內需市場和消費需求的“報復性”反彈,以及快速釋放的復蘇動能和不可阻擋的復蘇態勢,“風景這邊獨好”為我們提速發展、彎道超車提供重大機遇和重要空間。更為重要的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等一系列新理論新思想新戰略,與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形成強大的疊加引領效應;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召開與省委、省政府關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和對口幫扶協作等戰略部署形成強大的疊加政策效應;近年來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厚積形成的突破發展、爭先進位良好態勢,與潮州的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稟賦資源和潮商潮僑等獨特優勢形成強大的疊加動能效應,為我們進軍現代化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和澎湃動力。新的一年,是后疫情時代的重啟之年,更是經濟發展的快進之年,時與勢疊加、機與遇相乘,潮州正迎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和發展關鍵期。我們要乘勢而上、大干快上、趕超跨越,用真心真情真功夫描繪好“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美好藍圖。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及市委十五屆歷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使命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穩中求進、以進為主,高水平打造“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一大引領、三大戰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堅持制造業當家,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譜寫現代化潮州新篇章。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全面奏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面對產業層級低、體量堆頭小、短板欠賬多等沉積多年的發展之困、落后之危,市委作出了打好“三大戰役”的破局之舉,開啟了向上突圍、向高攀升的跨越之路。我們將乘勢而上、乘勝追擊,將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唯一出路,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力度、高效率并重并舉,全力打好筑梁柱、強動能、拓空間、優環境等“組合拳”,加快從“拼資源、拼消耗、拼土地”的傳統模式轉向“拼戰略、拼科技、拼人才”的現代模式,以背水一戰、急起直追的決戰姿態,把再三錯過的機遇奪回來,把幾度落下的差距趕上來,用高質量發展的步步推進,贏得現代化建設的節節勝利。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全力發出拼經濟“最強音”。“把經濟搞上去”是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治國方略。只有鼓起“錢袋子”,潮州才有“好日子”。我們要從“過日子思維”轉向“大發展思維”,從“用錢思維”轉向“賺錢思維”,大謀發展、大抓經濟,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突出“產業第一”“項目為王”“數據說話”鮮明導向,統籌推進“大產業”“大招商”“大平臺”“大項目”等重點工作,堅決打好爭先進位“突圍戰”,奮力跑出趕超跨越“加速度”。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以優質服務為廣大企業送上“定心丸”。始終把“重商、親商、安商、護商”作為重中之重。推行“陽光服務”,深入整治“散亂污”“偷漏騙”等違法經營行為,弘揚潮人誠信精神、契約精神,大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讓企業放心投資。推行“保姆服務”,推廣專員式、全周期幫辦代辦服務,引導政策、資源向守法經營、貢獻突出的企業傾斜,以“無憂環境”讓企業安心經營。推行“無感服務”,堅持“有事服務、無事不擾”,減少對優質企業、誠信企業不必要的檢查、督查和考核,讓企業專心創業。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牢牢把握執行力這一“生命線”。“千條萬條,不抓執行就是白條。”我們要以打好“干部思想作風轉變”戰役為引領,以“加強執行力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協同高效的執行體系、步步為營的推進體系,倡導“馬上就辦”工作作風,弘揚“釘釘子”工作精神,突出一個“干”字,崇尚一個“實”字,主動想事、精心謀事、爭先干事,少放“空炮”、多打“糧食”,全面形成“用結果來說話、以成績論英雄”的良好風氣,以求實務實扎實之風把美好的藍圖干出來、奮斗出來。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始終秉持民生至上的“真情懷”。廣濟橋上的“民不能忘”牌坊,是為褒揚盡瘁為民的清代官員吳均而建,更是為后世公職人員樹立的愛民為民標桿。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利民為本,用真感情謀民生,用真功夫惠民生,秉承“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從群眾的急難愁盼中找準“小切口”,聚力破解反映強烈的“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謀劃實施好城中村綜合整治、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民生項目,以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展現政府為民惠民的真心和決心。

  各位代表,同志們,迎著黨的二十大的光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我們邁進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只要毫不動搖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咬定目標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狠抓落實不走樣,我們就一定能把既定目標變成喜人成績、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潮州也必定邁進大發展、大跨越、大提升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糧食產量完成省下達任務;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完成省下達任務;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完成省下達任務。

  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強縣促鎮帶村,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極

  大力激發縣域發展新動能。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揮縣的優勢、突出鎮的特點、用好村的資源,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推進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實施縣城提升行動,推動縣域公共服務、市政公用、環境基礎、產業配套等設施全面擴容提質,建設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突出湘橋“中心城區”、潮安“工業強區”、饒平“臨港新城”等特色優勢,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鼓勵各縣區各展所長、全力構筑縣域經濟強引擎。湘橋區要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瞄準“首善之區”定位,做好城區經濟和園區經濟兩篇文章,打造文化高峰、產業高地,努力再建一個新城區、再造一個新湘橋。潮安區要以產業為核心,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新城,大力發展高端特色制造業,爭當全市制造業當家生力軍、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饒平縣要做好海洋和港口文章,堅持港產城聯動發展,推動潮州港經濟開發區、臨港產業園等園區擴容擴能、提質提效,打造藍色海洋經濟帶,爭當全省“融灣建帶”排頭兵。

  突出鎮街聯城帶村紐帶作用。深化鎮街體制改革,堅持“活血”與“造血”并舉,突出“一鎮一業”,加快庵埠鎮食品、彩塘鎮不銹鋼、三饒鎮日用陶瓷、橋東街道瓷泥等鎮街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鳳凰鎮茶葉、金石鎮花卉、錢東鎮鹽焗雞、意溪鎮木雕等特色產業優勢,加快打造一批示范性好、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的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堅持“面子”與“里子”一體推進,以美麗圩鎮建設為抓手,深化“和美畬鄉”“美麗僑村”創建,連線連片打造美麗鄉村風貌帶,構建以圩鎮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抓實抓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設農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潔能源、防汛抗旱等設施,鞏固提升垃圾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成果,持續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推廣實施“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農民”“合作社+專業市場+農民”等經營模式,做強做大南藥、蔬菜、水產等特色農業,打造一批“鄉字號”“土字號”品牌。塑造特色鄉村風貌,加強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保護利用,打造若干個美麗鄉村示范點。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二)做強做大產業經濟,構筑高質量發展梁柱

  升級再造特色經濟。牢固樹立“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車間”理念,實施傳統產業再造工程,不斷提升潮州特色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與競爭力。探索“貿工結合,以貿促工”新路子,致力構建“買世界賣世界、買全國賣全國”的“產購銷研”體系。下定決心把食品工業搞上去,大力發展糧油加工、休閑食品、水產品精深加工、預制菜等產業,打造雞、魚、牛、獅頭鵝、茶、橄欖等現代食品系列。精準引進一批食品龍頭企業,發揮無窮、真美、益海嘉里等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的食品企業,打響一批高端企業品牌,擦亮“中國食品名城”金字招牌。加快陶瓷產業的結構化轉型升級,聚焦智能衛浴、功能陶瓷等細分領域,有序實施“三個一批”,支持推動“五個升級”,打造一批智能衛浴、工藝陶瓷、日用陶瓷、瓷泥等特色園區,做實專業市場、陶瓷原料標準化等延鏈補鏈工作,系統推動陶瓷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高效化發展。開拓服裝產業發展新路子,堅持挖潛力與引外力相結合,探索推動婚紗禮服產業與知名服裝產區嫁接合作,謀劃舉辦婚紗、時裝等展銷活動,打造高端化、國際化服裝品牌。推動不銹鋼產業提質提效,做強做優衛浴五金、日用餐具、建筑裝飾、醫療器械等產品,突出功能性、品牌化等的賦能作用,切實提升產品附加值。聚焦環保包裝、水族機電、寵物用品等產業風口,打造一批特色專業園區、原料產銷基地、產品銷售網絡。推進質量強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抓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牌同創”工作,實施標準共建工程和質量筑基工程,帶動特色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強化“抓大促中扶小育新”導向,實施“個轉企”“小升規”、“四梁八柱”企業認定、“上市企業培育”等梯隊培育機制,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力爭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12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

  培育壯大新興經濟。對標省“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群,落實“1+9”戰略性產業集群文件,以“鏈長+鏈主制”為抓手,完善優化“五個一”機制和“一鏈一清單”,加快培育戰略性產業集群。壯大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支持三環集團等領軍企業擴能增產,加快陶瓷燃料電池、梯度材料等戰略性項目應用推廣。拓展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發揮華瀛LNG等“鏈主項目”的集聚效應和帶動作用,加快青麻園抽水蓄能電站、粵東海上風電等項目前期工作,布局發展光伏發電、新型儲能、氫能等相關產業。構建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依托電子信息關鍵材料和元器件基礎優勢,跟進“日月芯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項目,推動“超高純新一代半導體粉體制備”等科研成果落地產業化。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凱普醫學科學園項目建設,打造核酸分子全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生產基地和研發創新基地。加快培育安全應急等產業集群,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提振拓展商貿經濟。大力激活消費經濟,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加大餐飲、文旅等領域消費促進力度,探索發展首店經濟、共享經濟、銀發經濟,以新模式新業態拓展消費新流量。加大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入庫培育力度,新增限上商貿企業30家。布局發展商圈經濟,以牌坊街特色步行街為重點,系統科學提升古城區商圈業態,積極引進高端品牌和先進模式,以科學引導和有序置換推動商業集聚、業態提升。探索發展會展經濟,打造家門口的展會,滾動舉辦茶葉、食品等特色展會,以及家居、汽車等消費節。深耕拓展貿易經濟,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深度參與“粵貿全球”、廣交會等重點展會活動,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搶訂單,下大力氣穩住歐美等傳統市場、拓展東盟等新興市場。堅持“線上+線下”“出口+內銷”同步發力,培育發展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服務貿易等新業態,建設跨境電商綜合園區,發展壯大陶瓷、食品、婚紗晚禮服、包裝印刷等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提檔升級農業經濟。持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高質量建設好潮安區南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致力構建現代茶產業體系,高標準打造鳳凰單叢茶跨縣集群產業園等平臺,推動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深入實施鳳凰山茶旅走廊等重點項目,謀劃舉辦工夫茶大會,完善鳳凰單叢茶“四統一”體系,將茶產業與文化產業結合起來,探索發展茶葉、茶器、茶包裝等全產業鏈,力促單叢茶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規劃打造“海上牧場”,推進饒平縣海山漁港升級改造,推動水產等特色農業集群化產業化,構建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撂荒地清查和復耕復種,實施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9000畝,墾造水田3300畝,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提升“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能力。

  穩健發展房地產經濟。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給,力爭全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超140萬平方米。落實“金融16條”等政策措施,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激活住房消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提高住房品質和物業服務水平,促進“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實施建筑業培育計劃,積極引進國內優質建筑企業,培育扶持專業資質承包企業,推動建筑企業晉級增項。突出“有數有稅”,完善建筑業納統機制和信用體系,力爭年度建安總產值增長13%。

  (三)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狠抓“大招商”,引進一批優質項目。健全完善招商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將招商引資作為各縣區、各部門“一把手”工程,構建全員招商、全員服務工作體系。實行“每月一算賬、每季度一匯總、年底算總賬”工作機制,倒逼各級各部門跑企業、談合作、拉項目,迅速掀起新一輪“大招商、招大商”熱潮。堅持系統梳理、耳聰目明,全面摸底政策、園區、土地、指標等現狀,加快建立“招商資源庫”和“備選項目庫”,推動各類資源要素與意向投資項目高效匹配、精準對接。強化以商引商、以鏈引商、聯合招商,依托陶瓷、食品等特色產業優勢和前沿新材料、清潔能源等戰略性產業基礎,深挖海洋、港口、文化、生態等稟賦資源優勢,搶抓省大力發展食品工業等重要契機,定向引進與之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為實現全鏈條、協同化發展集聚優質動能。實施“敲門招商”“駐點招商”,建立招商先鋒隊,派員進駐國內外重點城市和重點產業空間,堅持“打糧食”與“孵小雞”項目雙招雙引,定向引進一批“潛力股”企業和戰略性項目,為產業經濟提質發展提供新支撐、注入強動能。

  狠抓增資擴產,推動一批產業項目。沒有工業投資當家,就沒有制造業當家。緊緊圍繞“工業投資三年倍增”目標,堅持拉動存量與拓展增量雙輪驅動,緊盯規上工業企業特別是行業重點企業,全面摸清企業擴規、技改和配套保障等需求,落實落細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全力抓好恒升科技新型薄膜等年度投資155億元的271個工業項目,加快推進金源、佳寶等35個擬投產項目,積極謀劃一批增資擴產項目,形成“啟動一批、落地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推進工作格局。加大工業技改支持力度,實施年度投資29億元的技改行動,以先進陶瓷粉體、節水智能衛浴等重大技改項目為引領,推動200家企業實施設備更新、80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0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

  狠抓項目謀劃,新增一批儲備項目。加快組建項目策劃生成專班,明確“策劃什么”“誰來策劃”“怎么落地”等關鍵性問題,系統提升項目謀劃的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堅持政策所向和發展所需雙向發力,主動對接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宏觀政策導向和重點投資方向,瞄準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13個領域以及產業、城建、交通、市政、民生等重點領域,強化“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導向,推動政策項目化、需求項目化、資源項目化,積極謀劃申報一批專項債券項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

  狠抓投資建設,攻堅一批待建在建項目。圍繞“可開工項目數達到年度計劃開工項目數2倍以上”目標,創新項目前期工作機制,發揮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對標“具備動工建設條件”要求,做實做細項目立項、可研等前期工作,推動大唐潮州電廠5-6號機組項目6月底前開工建設。按照“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要求,加快實施交通、能源、水利、農業等“十四五”規劃的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突出抓好年度計劃投資281億元的241個重點項目,實行重大項目專班制和市縣領導掛鉤聯系制度,落實“一項目、一領導、一專班、一清單”機制,加快推進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汕漳高鐵等交通項目,北溪分洪橋閘重建等水利項目,西三線閩粵支干線二期等能源項目,220千伏徑南等電力項目,力促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見效。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系統強化用地、融資、用能等要素保障,創新實施聯合辦公、并聯審批、承諾制等審批機制,為項目投資建設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四)聚焦均衡協調發展,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向新城規劃建設要空間,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圍繞“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等規劃,加強城市風貌管控和塑造,加緊出臺韓江市區段“一江兩岸”天際線控制等規劃,堅決呵護好“山水相映、秀水長清”的“山水宋城”。堅持跨江發展、兩岸聯動,加速中心城區東進南拓,高標準規劃建設韓江新城,強化產城融合、經營城市等理念,推進半島廣場、北溪沿岸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抓實抓好潮人公園、粵東城際半島廣場站、硯峰路等重點項目,將韓江新城建設成為山水新城、生態新城、潮韻新城。

  向舊城改造更新要空間,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實施韓江東岸“三舊”改造等重點項目,通過鎮村合作、村企合作等模式改造舊廠房、舊村居,進一步盤活閑置土地、提升功能品質。推進22個城中村“十個一”工程和農貿市場提升工程,啟動19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激活恢復舊城區生產生活機能和內生發展活力。以“零容忍”的決心深入開展“兩違”專項整治,堅持零增量、減存量并舉,保持查違控違高壓態勢,堅決做到“違建即拆、違建必拆”。

  向土地集約整備要空間,持續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推進年度10000畝“工改工”項目,以“工改工”“村改”帶動產業空間再造,堅持“拆、治、興”并舉,突出向“存量”要“增量”、向“空中”要“空間”,推進潮安區“村改”鳳塘試點片區啟動區、黃金塘瓷泥片區治理騰退等重點項目,以連片整備和改造升級推動容積、投資、產能“三加密”和設備、稅收、環境“三提升”。加大土地整備力度,清理處置1045畝批而未供土地和110畝閑置土地,加快重點園區和重點片區征地開發,推進西山溪、梅林湖等重點片區用地征儲。科學推進農村閑散土地整理,全面摸查梳理,把握底數實情,引導村集體實行統一規劃、連片整備、整體開發,為農村現代化建設騰出空間。

  向平臺開發建設要空間,全力打造發展新增長極。圍繞“打造引領型產業集聚區、支撐型產業園區和萬畝千億大平臺”,統籌整合省產業轉移工業園、潮州港經濟開發區、大嶺山產業園等園區及周邊腹地,支持鳳泉湖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加快打造高新化、集群化、現代化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結合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因地制宜規劃建設陶瓷、食品、不銹鋼、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園區,以集聚集群集約降低成本、做大體量、提高效益,形成一批特色化、專業化、鏈條化園區平臺。堅持“以畝均論英雄”,因園施策確定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畝均投資等“準入門檻”,以規范化、制度化提升產業園區產出效益。

  向戰略合作要空間,廣泛匯聚協同發展新動能。做實“灣帶聯動”文章,更加主動對接融入“雙區”“三大平臺”,把握與深圳對口幫扶協作重大戰略機遇,聚焦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園區配套服務和營商環境共建等重點任務,堅持借資、借制、借智并舉,實行由深圳牽頭主導的產業開發建設模式,以及合作園區成本共擔、利益共享、責任共負的體制機制,探索推進澄饒聯圍片區合作開發建設,大力引進深圳的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等資源,推動各類政策資源和生產要素疊加匯聚,努力打造高新高端高效產業平臺。深化汕潮揭都市圈建設,在產業平臺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加快推進潮汕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構建汕潮揭“半小時通勤圈”,推動汕潮揭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順暢流通。

  (五)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優高質量發展環境

  打好營商環境翻身仗。致力營造“產業第一、企業為大”的政務服務環境,深化企業“直通車”“同心暖企”等機制,打通招商引資、落地進駐、審批服務、資金支持、用地保障、用工保障、上市指導、投資指引等服務鏈條。強力整治“雁過拔毛、靠山吃山”等“吃拿卡要”問題,將“服務優先、馬上就辦”貫穿到政府工作方方面面。全力破解“用地難”問題,科學劃定工業用地紅線,強化現狀工業用地管控與新增工業用地供給,實施“標準地”出讓模式,嚴控“工改居”“工改商”,確保新增工業用地規模“只增不減”,年度新增建設用地不少于50%投向工業領域。全力破解“融資難”問題,實施“金融倍增工程”,完善推出“整村授信”“好易貸”等特色金融服務產品,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力度,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輕資產無抵押的融資“老大難”問題。全力破解“用工難”問題,聚焦企業、行業、產業不同層次用工需求,探索實行校企培訓對接、地市勞務對接等模式,引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行業領軍人才和實用型、技能型、專業型人才。全力破解“辦事難”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以“信息技術+制度創新”推進政務流程再造,完善“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并行辦理、一窗通取”協同聯辦機制,提升企業投資辦事便利度。全力破解“用氣貴”問題,加快燃氣“一張網”建設,新建中壓管網50公里,更新更換老化管道6.7萬戶,全力爭取上游低價管道天然氣氣源,確保廣大生產企業和工業用戶盡快用上安全、優質、平價氣源。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全面摸清產業家底。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樹立大抓民營經濟鮮明導向,堅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企業,深入實施“潮商市長面對面”“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機制,落實落細援企惠企安企政策措施,完善“一張網”“一鍵式”“一站式”融資服務體系,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市場開拓、企業融資、用地需求、物流運輸、穩崗拓崗等發展難題,努力讓民營經濟真正成為深深扎根的“樹根經濟”。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穩定民營企業發展預期,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營造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家、保護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盤活優化國有資源資產。打好“資源配置優化”戰役,以國資國企改革為突破口,創新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三大國資平臺示范帶動作用,探索實施國有資本、民營企業相互參與“雙向”混改共同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資本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系統提升國資國企的“自我造血”能力和發展質量效益。全領域清查國有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公共資源資產,加強與省屬國企的對接合作,依法依規推進采礦權出讓工作,抓好港口資源優化整合,推動國有資產更多轉化為價值形態和貨幣形態,以“投資—回收—再投資”良性循環推動資源資產實現自我增值。

  全力破解制度機制障礙。打好“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戰役,大力整治涉企、涉地、涉眾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等重點事項辦理機制。落實省關于深化改革總體方案和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制度設計的部署要求,著力破除項目投資、國資國企、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常態化開展專項債券資金、涉農資金、直達資金使用核查,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兜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重大科研平臺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韓江實驗室+科創企業+高新區”創新聯合體,持續推進梯度材料等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力促更多“從0到1”的源頭性創新成果涌現。實施“四個倍增行動”,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爭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投入年均增長9%,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增至280家和220家。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聚焦陶瓷、食品等產業發展需求,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建立“需求方出題、科技界答題”新機制,推動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強化人才保障支撐。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落實“韓江人才計劃”和“1+1+8”人才制度體系,實施“六大領域”人才行動,開展“潮涌韓江?廣濟英才”潮州引才系列活動,大力引育各行業各領域高層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團隊,為人才提供“安居”“樂業”“康養”“暢游”“文娛”全方位服務保障,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扎下根。落實省制造業人才“十百千萬”專項行動,探索組建產業創新人才聯盟,新增博士工作站11家。

  (六)突出文化自信自強,提升高質量發展內涵

  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抓好“四史”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廣泛組織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精神文明先進典型“選樹學”活動。用好革命文物、革命遺址、紀念館等紅色資源,加強紅色文化宣傳保護,賡續紅色基因。大力弘揚潮州人創業創新、精益求精、團結拼搏、忠孝友親、重信踐諾等傳統美德,以新時代潮人精神營造社會新風尚。

  更好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重要支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延續城市文脈”等重要囑托,持續深入實施潮州文化大傳播、大發展工程,深化潮州文化基礎性研究闡釋,實施潮州文化探源工程,加快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引導非遺技藝走“產品+精品”路線,構建“保護+傳承+發展”生態鏈。實施潮州古城提升行動計劃,推動潮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育活化,以繡花功夫推進“百家修百厝”以及微更新、微改造項目,推進道韻樓修繕工程,抓好廖厝祠、筆架山潮州窯考古遺址公園等重點項目,保護好潮州古城、龍湖古寨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深入推動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圍繞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體驗目的地,突出抓好“三區一都”創建,深度挖掘不同季節、不同時段旅游潛能,做優做精特色化文旅產業。推進百花臺民俗文化綜合體、下東平名人故居文旅綜合體、潮汕鐵路意溪站舊址修繕等項目,以有熊酒店等高端品牌為帶動,完善提升星級酒店、旅游民宿、商業廣場、集散中心等基礎配套,策劃舉辦文化踩街等傳統文化品牌活動,打通“食住行游娛購”鏈條。全面加強古城商圈的規范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讓潮州古城“有數有稅,旺丁旺財”。堅持文脈傳承與文化產業并重,大力發展文旅、文創、文化藝術、文化科技等產業,挖掘“府樓猴”“鉎牛”等標志性文物的文創基因,迎合“Z世代”旅游消費需求,用好短視頻等網絡營銷平臺,探索發展“文旅+游戲”“文旅+動漫”“文旅+劇本殺”“文旅+手辦周邊”等新業態。在廣州、深圳等城市多層面宣傳推介潮州歷史文化、投資環境、文旅產品和特色美食,同步做好潮瓷、潮繡、潮雕等工藝精品、特色產品展銷展示,切實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驅動力。

  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以“僑”為橋推進高水平開放,全力籌辦第23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積極籌建潮州華僑博物館,加強華僑文化研究保護,打造“世界潮人尋根地”。堅持“以僑引資”“以僑促貿”,加強潮商僑企聯系服務,開展“潮文化海外行”“潮僑潮商返鄉行”,落實“惠僑暖企”“惠臺暖企”等機制,把潮僑潮商等資源優勢轉化成高質量發展優勢。

  (七)突出固底板揚優勢,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探索綠美潮州生態建設新路徑。扎實推進綠美潮州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和林長制,統籌推進林網、水網、路網融合,優化提升綠廊、碧道、公園、綠地。對重要水源地、市縣中心城區等重要生態區域的低效林開展林分改造、林相改善,集中連片打造功能多樣的高質量林分和優美林相。統籌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韓江、黃岡河水環境保護,加快饒平縣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楓江深坑國考斷面達標攻堅。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啟動潮州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強化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完善經濟、科技、產業、金融、農業、生態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制度機制,保障糧食、能源資源、應急管理、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穩妥處置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完善“一盤棋”應急響應和重大突發事件“四個一”應急處置等機制,系統提升風險防范和應對處置能力。

  系統強化公共安全治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落實國家“15條”、省“65條”和市“78條”硬措施,加強道路交通、城鎮燃氣、建筑施工、食品藥品、地質災害、特種設備、自建房、危化品、消防、森林防滅火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和隱患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全面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水平。

  深入推進平安潮州建設。落實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人民調解工作,全面籌建義警隊伍,深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建設。推進“二標四實”“粵居碼”工作,完善“打防管治”一體化指揮調度機制,嚴打黑惡勢力、嚴重暴力、盜搶、黃賭毒、電詐等違法犯罪行為。

  (八)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

  致力提升美好生活環境。扎實辦好省、市民生實事,持續推進治澇、治堵、治臟等系列行動,解決好“城市澇”“交通堵”“環境臟”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化“治澇”行動,推進鳳城生態水鄉示范區水利整治建設、古城特色區防洪排澇設施提升等工程,系統增強全域行洪排澇能力。深化“治堵”行動,推進銀槐西路、興利路、振工西路、金碧路、北站三路等道路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目標,深化“治臟”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深化環衛體制改革,實施食品“兩小”整治,堅決整治“臟亂差”問題。

  致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興學重教、質量強教、人才興教、從嚴治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落實教育三年提升計劃,抓好韓東學校、鳳泉湖高新區小學等總投資26.3億元的30個學校項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市域醫療集團建設為抓手,開展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推進醫聯體、高水平醫院、特色優勢專科建設,抓好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第三人民醫院擴建項目等總投資48.9億元的21個醫療項目。推動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加快“粵書吧”“粵文坊”以及鄉村社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打造群眾身邊的“文化圈”“健身圈”。

  致力提升基本保障水平。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引導潮籍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推進實施民政事業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加快民生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社保、醫保、養老、托幼、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加強“一老一小”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建設“大救助”“大慈善”等“五大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落實“低保擴圍增效”要求,加大因災因疫遇困群眾臨時救助力度,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織密扎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與此同時,全面加強雙擁和退役軍人保障,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僑務、廣播電視、國防動員、人防、海防、氣象、統計、物價、供銷、地方志、紅十字等工作。

  (九)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強化高質量發展保障

  加強黨建引領,持續增強政治引領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旗幟鮮明地把政府工作的政治標準立起來,不折不扣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潮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推進民主法治,持續增強行政公信力。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展法治政府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強城鄉建設與管理、歷史文化保護等重點領域立法,深入實施“八五”普法,以高質量法治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專責監督。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科學化水平。

  深化作風建設,持續增強政府執行力。突出問題導向、責任導向、結果導向和效率導向,建立健全工作督導、實績考核、比學考評、跟蹤問效等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實施“1+1+3+N”決策落實機制,狠抓“六大重點攻堅”等專項工作,確保“決策必落實,執行速回音”。堅持“心中有數、執行有力”,推行“一局一表格、一事一清單、一周一例會、一人一筆記”“四個一”機制,倡導“記筆記”“有計劃”“攻難題”“盯關跟”“多協調”等工作模式。完善政府層級管理機制,堅持“不協調不上報、不研究不下派”,堅決杜絕矛盾上交、任務下壓等“二傳手”現象。實施“六減”行動,推廣實施“好差評”等機制,努力實現政務提效能、服務提品質。

  強化正風肅紀,持續增強廉政“免疫力”。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問題。嚴肅廉潔紀律和財經紀律,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監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群眾的“好日子”、企業的“穩日子”。

  各位代表,同志們,時代賦予我們使命和任務,擔當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真抓實干,方能成就夢想和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珍惜利好疊加的窗口期,搶抓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攻堅跨越發展的瓶頸期,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知重負重、敢為善為,以“想干事”的激情、“敢干事”的氣魄、“能干事”的水平和“干成事”的決心,把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大地的“實景圖”,讓春天播下的種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努力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奮力譜寫現代化潮州新篇章!

  附件

  名詞解釋

  1.“一大引領、三大戰役、六大提升”:“一大引領”指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三大戰役”指“干部思想作風轉變”戰役、“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戰役、“資源配置優化”戰役;“六大提升”指全面提升改革開放水平,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文化興盛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建設水平,全面提升低碳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社會建設水平。

  2.“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一軸”指金色韓江發展軸;“兩帶”指藍色海洋經濟帶、綠色生態發展帶。

  3.三大國資平臺:潮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潮州市廣濟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4.“三區三線”:“三區”指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線”指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

  5.“三調”: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

  6.城中村“十個一”工程:建設一個村口牌坊,利用宗祠公共場地打造一個文化廣場,建設一個村民公園,美化一條主路,建設一個消防站,建設一個停車場,維修開放一個文史建筑,清理一個池塘或水系,整理一片可供開發地塊,建設一個肉菜市場。

  7.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財產損失額。

  8.刑事打擊“兩降三升”:刑事警情、刑事發案下降,刑事破案數、刑事破案率、抓獲逃犯數上升。

  9.“三個一”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前“一次性告知”明白辦,事中“一企一策”貼心辦,事后“一跟到底”限時辦。

  10.“三個一批”:扶優扶強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出清一批。

  11.“五個升級”:設備升級,技術升級,品牌升級,質量升級,管理升級。

  12.“五個一”機制:一個產業集群,一批鏈主企業,一批重大項目,一套扶持政策,一個工作專班。

  13.“一鏈一清單”: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核心項目、政策工具、基礎配套等清單。

  14.“五外聯動”: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聯動。

  15.鳳凰單叢茶“四統一”體系: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標識,統一防偽。

  16.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搭建“1”個農產品大數據平臺,組建銷區采購商和培養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區“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區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

  17.“兩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

  18.“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19.“三大平臺”: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大平臺。

  20.“三保”: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21.“四個倍增行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倍增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高科技人才引育倍增行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倍增行動。

  22.“1+1+8”人才制度體系:第一個“1”指《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的意見》,第二個“1”指《中共潮州市委關于加強黨管人才完善人才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8”指高青人才引進、創新人才培養、優質服務保障、平臺團隊建設、潮籍鄉賢回歸、人才資源匯聚、榮譽表彰激勵、人才引育宣傳等8個“韓江人才計劃”專項制度。

  23.“六大領域”人才行動:教育強基人才行動,醫療提質人才行動,科技創新人才行動,產業轉型人才行動,文化興盛人才行動,鄉村振興人才行動。

  24.“三區一都”創建: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國家5A級景區和世界美食之都。

  25.重大突發事件“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一把手負總責,組建一套專班,制定一個方案,統一一個口徑。

  26.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

  27.“二標四實”工作:“二標”指標準地址、標準作業圖,“四實”指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設施。

  28.綠美潮州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城鄉一體化綠美提升行動,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

  29.食品“兩小”整治:“兩小”指小餐飲店和小食品店。

  30.“五大體系”:民政領域“大救助、大養老服務、大兒童保障、大慈善、大社會治理”五大工作體系。

  31.“1+1+3+N”決策落實機制:接到工作任務“1”個工作日內部署落實,“1”周內向分管市領導反饋落實情況,會議紀要制發“3”個工作日內報送,會議議定事項應明確責任部門、具體任務、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間。

  32.“六減”:減環節,減材料,減證明,減跑動,減時限,減費用。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潮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2月15日 劉勝)

2023-03-27 09:43 來源:潮州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