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青海省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2023国产精品啪啪视频,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国产91三级精选国产

資料:青海省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01月18日 16:30   來源:青海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1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1月17日 駱惠寧)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0年工作回顧

    2010年,是我省極不尋常、極其難忘的一年,是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一年。玉樹強烈地震突如其來,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衷共濟,頑強拼搏,戰勝了各種重大挑戰和考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績,呈現新的亮點。

    (一)奮力開展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開啟了新玉樹建設的新篇章。玉樹強烈地震發生后,我們迅速組織開展了一場在高原高寒地帶進行的規模最大、成效最顯著的救援活動,共搜救被掩埋人員2008人,救治傷員1.1萬多人,其中重傷員3109人,安置受災群眾22.5萬人,奪取了抗震救災的重大勝利。與此同時,我們迅速展開災后重建。科學編制專項規劃,制定了土地權益處置、住房重建及維修補助等重要政策,建立了七項重建工作機制,為科學、依法、高效、和諧重建奠定了堅實基礎。9月下旬開展了以住房建設為重點的50天會戰,贏得了災后重建的寶貴時機。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到半年時間,開工建設298個重建項目,完成投資50.1億元。大部分需重建的農牧民住房基本建成,大部分需重建的城鎮居民住房開工建設,所有需維修加固的城鄉住房全面完成修復,部分受災群眾喜遷新居。一些支撐長遠發展的項目相繼開工或建成。夏季,我們還果斷處置、成功化解了格爾木溫泉水庫嚴重超水位運行的重大險情,保障了城市安全。

    各位代表,玉樹強烈地震,既是人世間的一場重大磨難,也是前進中的一場重大考驗。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斗爭中,全省黨政軍民共同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形成了“大愛同心、堅韌不拔、挑戰極限、感恩奮進”的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實踐一再證明,沒有哪一次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在如火如荼的家園重建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主義新玉樹必將傲然屹立在雪域高原!

    (二)大力推動經濟提速與結構優化,開創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我們把搶抓發展機遇同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使經濟增長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35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為30年來的最高增速。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05億元,增長23.1%;財政支出達到743億元,增長52.7%,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8.7億元,增長33.5%,邁上一個大臺階;特別是工業投資增長21.1%,民間投資增長43.3%,藏區投資增長39.2%,投資結構呈現積極變化。拉西瓦、積石峽等水電站建成投產,格爾木大型光伏電站并網投運,西寧西過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西格段增建二線、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等23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實施,為支撐長遠發展增添了后勁。建設高原現代生態農牧業取得積極進展。啟動迄今規模最大的黃河谷地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開展了15個國家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加快建設河湟特色農業百里長廊,大力推動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和設施農業發展,大面積推廣全膜雙壟栽培等新技術,在330個村探索了生態畜牧業生產經營模式,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增加,特色農業比重達到78%,農畜產品加工轉換率提高到27%。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取得重要突破。出臺支持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金屬鎂一體化、鋰電池正極材料、高精鋁板帶等28項重點工業項目加快推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特色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實現高起點起步,清潔可再生能源產值占到能源工業的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6%,預計實現利潤180億元,增長1倍。第三產業增長12.1%,創近年新高。金融、旅游、商貿、物流等快速發展。出臺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家電、農機、汽車下鄉”補貼標準,特別是把住房建設作為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在全面推進城鄉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同時,支持5萬戶農民新建或改造住房,帶動了消費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46億元,增長16.9%,消費拉動增長的作用明顯增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力度加大。完成科技投入53.2億元,增長50.9%。開展“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和“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新建的12個污水處理廠基本投入運行。啟動了西寧歷史遺留鉻渣治理項目。“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可以實現。發展中的青海,克服了特殊年份罕見的艱難險阻,踏上了加速發展、加快轉型的新征程。

    (三)著力加快體制創新與對外開放,增添了奮發進取的新活力。州縣行政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投資、財稅、社會事業等各項改革取得進展。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快。鹽湖集團和鹽湖鉀肥資產重組順利完成,黎明化工重組成功。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支持金融業加快改革與發展。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展股權設置、管理模式、產品服務、技術手段創新,加強與省外金融機構的合作,推動青海銀行增資擴股,籌建西寧國家低碳產業基金,成功引入央企重組慶泰信托,交通銀行進駐青海,新創共和農村合作銀行。全年各類金融機構新增貸款423.6億元,同比增長30.3%,增幅、存貸比分別列全國第3位和6位。同時,保險、證券、期貨等均有較快發展。金融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力和帶動力明顯增強。堅持先行先試,自籌資金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制定了相關政策和辦法,為統籌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和區域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同比增長2.3倍。提出建設東部城市群的戰略構想,制定政策意見,編制發展規劃,對加快全省城市化將起重要推動作用。積極探索順應時代潮流、符合青海實際的戶籍制度改革之路,建立城鄉戶口統一登記制度,制定全覆蓋、分梯次的城鎮戶籍政策,實行“藍印戶口”和居住證管理辦法,為加快城鎮化增添了動力。大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當年覆蓋957萬畝,有力帶動了公益林管護和植樹造林投資機制創新。完成人工造林4.9萬公頃,同比增長65.5%,是“十一五”造林規模最大的一年。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預計非公有制經濟比重提高到31.5%。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探索建立礦產、水電、旅游等資源捆綁式配置機制,實行重點招商項目省廳級領導負責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塑造“青洽會”新形象,加強與央企的戰略合作和項目對接。招商引資特別是引進大企業實現新突破,與26家央企簽署戰略投資1230億元。全省實際引進省外資金189億元,增長19.4%,增幅同比提高10.6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創新地質勘查投入機制,社會資金投入比重達到24.5%,地質找礦取得重要進展,兩處礦產地列為全國十大新發現的資源接替基地。

    精心舉辦環湖賽、大美青海-臺灣行、世博行等活動,提升青海對外形象。擴大對外交流,與美國猶他州、英國蘭開夏郡建立友好關系。積極培育外貿市場主體,新增進出口企業149家。進出口總額增長34.7%,其中出口增長85.8%。開放中的青海,正在區域合作與競爭的潮流中,彰顯著自己的蓬勃生機。

    (四)全面加強社會事業和民生建設,實現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新提升。加大對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投入,全年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長61.8%,占財政總支出的70%以上,實施610個社會事業項目,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863元,分別增長9.16%和15.44%,為近年來最高增幅。制定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各類教育項目建設投資42億元,比上年增長2倍。大幅增加藏區義務教育教師編制。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舍安全等工程加快推進,“兩基”攻堅如期實現。建立了普通高中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高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職業教育適用性明顯增強,各級各類教育進入加快發展新階段。有序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擴大,基本藥物價格平均降幅23.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成功舉辦第十五屆省運會,黃南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新增城鎮就業人口3.6萬人,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同比提高近10個百分點。城鄉低保、社會救助、失業保險金、最低工資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標準全面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保險標準月人均增加到1789元,排全國前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率先在全國實現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全覆蓋。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上年的104.3元提高到154.3元。建立了城鄉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制度。解決了農牧區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減少貧困人口19萬。出臺14項舉措,千方百計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積極創新社會管理,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平安寺院建設活動,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整頓規范市場秩序,果斷處置問題乳品事件,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平安青海建設取得新成效。國防建設、民兵預備役和優撫安置工作繼續加強。奮進中的青海,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上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各位代表,在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我們圍繞住房保障、校舍改造、城鄉公共服務設施、社會保障、衛生和文化建設等領域,向全省人民承諾辦好的十件實事,現可以宣布,已全部兌現!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作為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著力提高推動科學發展、服務各族群眾、促進公平正義、加強廉政建設的能力。探索建立分地區考核指標體系和分類別政府部門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促進了比較優勢和創造活力的發揮。推進依法行政,實施政務公開,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加強審計和監察,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大力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團結干事,激情干事,踏實干事,完成了特殊年份成倍增加的工作任務。在大事急事難事接踵而至的情況下,我們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艱辛探索和努力,也深化了對省情特征和發展規律的認識。實踐證明,雖然我省地處西部內陸,但只要樹立寬廣視野,在工作中注重研判形勢、超前謀劃、增強前瞻性,注重把握關鍵、突破重點、增強針對性,注重大膽探索、完善機制、增強創新性,就完全可以把握工作主動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凝聚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對青海的關懷和支持,匯集了全省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建設者,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團體,向中央駐青各單位,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青部隊,向所有支援玉樹抗震救災和青海發展的海內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需要高度重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發展不足與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礦產資源延伸加工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城鄉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節能減排壓力加大。二是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總體不高。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還不協調,物價漲幅超過預期目標,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社會管理尚有不少薄弱環節。三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仍然較弱。重大基礎設施覆蓋程度不高,基礎產業尚需鞏固和加強,部分地區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還不到位。四是政務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門辦事效率不高,特別是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發展的能力較弱。一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一些地方和領域腐敗現象時有發生。

    各位代表,回首去年,我們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成果,積累了在復雜困難局面中推進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經驗;面向未來,我們要進一步正視并大力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迎難而上,奮力開辟發展的新天地!

    二、2011年的主要任務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推動全省“四個發展”,順利實現玉樹重建目標,意義重大。

    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仍然極其復雜。國內外經濟發展相互影響,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難題相互疊加,區域競爭更加激烈,機遇與挑戰并存。形勢越是復雜,越要有堅韌不拔的勇氣;任務越是艱巨,越要有攻堅必勝的信心。我們深知,在青海做成一件事不容易,需要加倍付出努力。但只要我們正確把握方向,善于搶抓機遇,積極開拓創新,就一定能在這片廣闊的熱土上,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不斷奪取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的新勝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四個發展”為主要路徑,正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全面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增強投資和消費協同拉動,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實現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奮力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進出口總額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5%。以內,節能減排指標控制在國家規定目標以內。圍繞實現上述目標和要求,重點做好八項工作:

    (一)正確把握宏觀調控政策,推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最大程度釋放政策效應。一是用足財政政策。確保財政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爭取今年國家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資金總量繼續增加、中央代發地方政府債券規模超過上年。加大對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對基層的財力轉移。進一步提高支出水平,爭取年底專項結轉比上年壓縮一半。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出國、車輛購置及運行費、政務接待費實行零增長。二是用活金融政策。加大金融資源調控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各銀行對我省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快發展地方銀行、農信社和保險、證券、產權投資等非銀行金融市場,力促信貸增量不低于上年、增幅在全國的位次不后移。力爭企業直接融資、對中小企業和“三農”的信貸實現新突破。三是用好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政策。落實我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意見及實施細則,落實支持藏區發展政策,將政策措施轉化為發展優勢。四是全力穩定物價總水平。這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全面落實國家和我省出臺的物價調控政策,建立調控物價的長效機制。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提高自給能力。實行政策激勵與價格干預相結合的辦法,引導重點流通企業在穩定物價中發揮積極作用。嚴格整頓農貿市場,發展社區直銷點,讓農牧民和居民多得實惠。密切關注物價走勢,建立社會保障標準、困難群眾生活救助與物價上漲掛鉤機制。青海的特殊區位和經濟結構,使得調控物價難度很大,但物價問題事關百姓切身利益,我們已下定決心,盡最大努力,減少物價過快上漲對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二)加快災后重建步伐,為建設新玉樹奠定堅實基礎。今年是災后重建的關鍵之年。計劃安排投資200億元左右,力爭形成實物量150億元。完成全部重建項目規劃設計和農村住房重建,完成大部分城鎮住房重建,開工建設大部分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項目,實現重建任務大頭落地。主要采取五項措施:一是抓緊做好冬春各項準備。加強工程、建材和設備的養護,做好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申報審批工作,組織施工力量,改進建材供應方式,開展干部業務知識培訓,強化群眾工作和基礎工作,為大規模重建做好充分準備。二是進一步完善保障機制。做好建材、運輸、電力、施工、現場調度等保障工作。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已開工的學校、醫院等項目全部建成,結古鎮道路、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基本建成,加快推進震損文物及宗教活動場所的修復。三是強化項目和資金監管。加大審計、監察力度,規范管理災后重建資金和捐贈款物,確保資金物資使用安全。實行項目施工全程監理。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安全和參建人員健康安全。四是進一步落實責任。加強現場指揮部、州縣以及各援建力量的統籌協調,增強工作合力。強化州縣政府主體責任,細化分解任務。及時解決援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援建單位主力軍作用。五是全面提高重建水平。在著力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才培訓和軟件支持,為公共服務類建成項目的運營管理創造條件;更加注重生態和環境保護,加強地震、氣象和地質等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治理,推廣使用光伏能源和節能環保材料,走低碳重建之路;更加注重產業提升,大力發展商貿旅游文化業,著力培育特色資源加工業,加快農牧業發展方式轉變;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心靈維護,在重建物質家園中建設精神家園。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卓有成效的災后重建,讓災區人民生產生活上一個新臺階,讓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上一個新臺階。

    (三)堅持投資消費雙輪驅動,增強拉動經濟增長的合力。把調整需求結構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一方面,繼續保持投資強度,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進一步發揮重點項目的投資帶動作用。爭取工業、民生、藏區的投資增幅均在25%以上。抓緊開工建設格敦鐵路、格庫鐵路、德令哈機場、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安排省財政墊支20億元以上,科學組織冬春季施工,提前啟動西寧南繞城高速公路等27個重點工程。加強項目管理和投資環境建設,著力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消費能力,拓展消費領域。既立足省內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又面向省外開拓游客消費市場,爭取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有新的提高。一是著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擴大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加大政府直補,增加轉移性收入;支持全民創業,增加經營性和資產性收入。積極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企業職工和農民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健全事業單位以目標考核為主導的工資獎金激勵制度,完善公務員工資和津補貼制度。二是積極培育消費熱點。繼續實施好我省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發展文化、信用、社區服務和老齡消費。重點實施大規模住房建設等投資促消費工程。大幅增加城鄉保障性住房工程,同時成倍擴大農村獎勵性住房工程,由去年的5萬戶增加到10萬戶。支持城市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提高公積金繳存比例,深入推進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積極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我們有信心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城鄉困難居民住房條件發生根本性變化,讓絕大多數農牧民都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

    (四)夯實“三農”基礎,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一是著力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0億元,統籌推進引大濟湟、黃河沿岸水利綜合開發、水源建設、東部城市群綜合供水網絡四大骨干工程,抓緊建設湟水流域、黃河沿岸、柴達木盆地三個百萬畝灌區,加快建設湟水北干渠一期、石頭峽水利樞紐、扎毛水庫等工程,完成北干二期和西干渠前期工作。實施飲水安全、灌區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草原水利、農村小水電五項民生水利工程,力爭開工松多、大華水庫建設和溫泉、黑石山等一批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西寧、格爾木等城市防洪工程。二是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建設農牧業示范區和實驗區,實施河湟流域八個百里萬畝(萬頭)工程,提升油菜、馬鈴薯、蠶豆、蔬菜、中藏藥、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皮張和毛絨、飼草料等十大農牧特色產業。建成日光節能溫室2萬棟、畜用暖棚1.5萬棟、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60個,建設制繁種基地45萬畝,支持發展“富硒”產業園區。加強對300個生態畜牧業村的扶持,繼續以多種方式促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建立健全農牧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擴大全膜雙壟栽培技術覆蓋面,集成、示范和推廣一批優良品種和節本增效技術。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產品,著力培育優勢品牌,提高農畜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完善龍頭企業扶持機制,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力爭提高3-4個百分點。啟動綠色證書培訓計劃,今年培訓5萬農牧民,使每人掌握一、二項實用新技術。實施務工技能培訓轉移工程,提高勞務收入水平。三是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完成35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和40個村異地扶貧搬遷任務,確保減少貧困人口18萬人。我們要更多地關注貧困地區,加大工作力度,讓全省所有貧困農牧民,都能分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

(責任編輯:韓茜)

商務進行時